Tylototriton asperrimus
Unterstein, 1930
国家保护 | CITES | IUCN |
---|---|---|
II | 附录II | NT |
同物异名:Echinotriton asperrimus, Pleurodeles asperrimus, Yaotriton asperrimus(细痣瑶螈)
模式产地
中国:广西:金秀县大瑶山
模式标本
全模标本 ( ZMB, 2号标本 ) , 正模标本 ( ZMB 34089 ) 保存于ZMB (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Humboldt University Berlin, Berlin, France )
鉴别特征
周身黑棕色,口角后上方无浅色突起,仅指、趾、肛缘及尾腹鳍褶下缘橘红色;头侧脊棱明显;尾短于头体长;体侧瘰粒13-16枚,瘰粒间界线明显。
形态特征
全长 : | 雄螈全长118-138mm |
---|---|
头 : | 头部扁平,头骨宽约为头骨长的1.07倍 |
吻 : | 吻端平截 |
头侧脊棱 : | 头侧棱脊甚显著,耳后腺后部向内弯曲 |
鼻孔 : | 鼻孔接近吻端 |
囟门 : | 无 |
枕部“V”形棱脊 : | 头顶“V”形棱脊与背部中央脊棱相连 |
唇褶 : | 无 |
舌 : | 舌卵圆,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连,两侧游离 |
口角 : | 口角距眼后角下后方较远 |
犁骨齿 : | 犁骨齿呈“∧”形 |
颈褶 : | 明显 |
躯干 : | 躯干圆柱状略扁 |
肋沟 : | 无 |
背脊棱 : | 明显 |
前肢 : | 较细 |
后肢 : | 较细 |
指、趾式 : | 指式:3>2>4>1;趾式:3>4>2>5>1 |
指、趾缘膜 : | 无 |
指、趾角质鞘 : | 无 |
掌、蹠突 : | 扁平或不显 |
尾型状 : | 尾很侧扁,尾末端钝尖 |
尾鳍褶 : | 尾背鳍褶较高而薄,起始于尾基部,尾腹鳍褶较厚 |
泄殖腔 : | 雄螈肛孔纵长,内壁有小乳突;雌螈肛部呈丘状隆起,肛孔略呈圆形 |
童体型 : | 无 |
皮肤、体色 : | 体背面黑褐色,仅指、趾、肛部和尾部下缘为橘红色;体腹面黑灰色。皮肤粗糙,满布瘰粒和疣粒,体两侧各有圆形瘰粒13-16枚,排成纵行,瘰粒间界限明显,胸、腹部有细密横缢纹。 |
卵 : | 卵呈圆形,动物极浅棕色,植物极乳白色;卵径3-4mm,卵外胶囊直径6mm左右 |
幼体 : | 幼体孵出时,全长18mm左右,平衡枝已消失;全长54mm时,已具成体特征 |
生物学信息
生境: | 该螈生活于海拔1320-1400m的山间凹地及其附近的静水塘。 |
---|---|
习性: | 成螈营陆栖生活,非繁殖期多栖息于静水塘附近潮湿的腐叶中或树根下的土洞内,夜晚捕食各种昆虫、蚯蚓、蛞蝓等小动物。繁殖季节在5月,成螈到水塘的岸边落叶层下产卵,身体弯曲成“S”形,卵群呈堆状,每堆有卵30-52粒,卵粒贴于潮湿的泥土上或叶片间。幼体在静水塘内生活,当年完成变态。 |
繁殖季节: | 4月,5月,6月 |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于广西东北部,如龙胜、环江、忻城、金秀等,贵州;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
分布图
收录编辑:吴云鹤
信息汇总:-
审核:吴云鹤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