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selotriton fudingensis
(Wu, Wang, Jiang and Hanken, 2010)
国家保护 | CITES | IUCN |
---|---|---|
- | - | CR |
同物异名:Cynops fudingensis
俗称:红娃娃鱼
讨论
本信息系统中福鼎蝾螈的属名与Frost,2016的分类系统有差异,其分歧在于该物种应归于蝾螈属Cynops,还是滇螈属Hypselotriton?
蝾螈属是 Tschudi, 1838 根据日本的红腹蝾螈标本建立的,滇螈属是 Wolterstorffi, 1934根据中国昆明的滇螈标本建立的。不同学者对蝾螈属和滇螈属所包括的物种存在很大的争议,如下:
【费梁等, 2006 和费梁等, 2012: 90结合前人对蝾螈物种的形态比较,仅将滇螈归于滇螈属,同时将其它中国大陆地区分布的蝾螈物种归于蝾螈属。
Dubois and Raffaëlli, 2009 根据 Zhang et al., 2008 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认为蝾螈属包括日本的红腹蝾螈和剑尾蝾螈;滇螈属包括中国大陆地区分布的滇螈、蓝尾蝾螈、呈贡蝾螈、潮汕蝾螈、Hypselotriton granulosus 和东方蝾螈。
但 Dubois and Raffaëlli, 2009 所认为的滇螈属的归类明显不呈现单系结构,其有效性有待商酌,例如 Nishikawa et al., 2009 的分子系统学以及形态特征比较研究揭示,Hypselotriton granulosus 实属于肥螈属 Pachytriton 的物种,不与Dubois and Raffaëlli, 2009 所谓的滇螈属物种聚在一起,但该文却没有讨论其它蝾螈属的归类问题。
Frost,2016则将红腹蝾螈和剑尾蝾螈归为蝾螈属,将滇螈、蓝尾蝾螈、呈贡蝾螈、潮汕蝾螈、灰蓝蝾螈、福鼎蝾螈和东方蝾螈归于滇螈属(并未给出相应的解释)。
而AmphibianWeb, 2016不承认滇螈属的有效性(并未给出相应的解释)】。
澄清蝾螈属与滇螈属物种的归类问题关键在于对这两个属的模式物种(红腹蝾螈和滇螈)进行研究。然而,由于近五十年来未见到滇螈的踪迹,加之以前的学者均使用福尔马林来固定标本,缺少该物种的DNA组织样本,对该物种的研究仅能依靠单一的形态比较,而形态特征又常受到趋同进化的影响。目前,滇螈与其它蝾螈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不清楚,滇螈属的有效性也未能解决,为保持分类系统的稳定性,本信息系统中暂且将福鼎蝾螈归于蝾螈属,与AmphibianWeb, 2016保持一致。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保存于福尔马林中的滇螈组织样本进行DNA的提取,并利用分子系统学的分析方法或许可以有助于解决以上的争议。
模式产地
中国:福建:福鼎太姥山;E120.166667, N27.116667, 718m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 ( 雌性, CIB 97879 ) ,配模标本 ( CIB97869–78, 97851–52 ) 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形态特征
全长 : | 雄螈全长71.8-76.9mm,雌螈全长79.7-94.9mm |
---|---|
头 : | 头部卵圆形,头长大于头宽 |
吻 : | 吻端平截 |
头侧脊棱 : | 无 |
鼻孔 : | 鼻孔近吻端 |
枕部“V”形棱脊 : | 不明显 |
唇褶 : | 显著 |
上、下颌 : | 具细齿 |
舌 : | 舌长,前段扩大,两侧游离 |
犁骨齿 : | 犁骨齿呈“∧”形 |
似鳃状腺 : | 不发达 |
躯干 : | 圆柱状 |
肋沟 : | 无 |
背脊棱 : | 显著 |
前肢 : | 细长 |
后肢 : | 细长 |
指、趾式 : | 指式:3>2>4>1;趾式:3>4>2>5>1 |
指、趾缘膜 : | 无缘膜,基部无蹼 |
指、趾角质鞘 : | 无 |
尾型状 : | 尾侧扁,尾末端尖(雌)和圆(雄) |
尾鳍褶 : | 背、腹鳍褶较清楚 |
泄殖腔 : | 雄螈肛部肥肿状,肛孔纵长,内壁后部有乳突;雌螈肛部略隆起,肛内无乳突 |
童体型 : | 无 |
皮肤、体色 : | 体背面浅褐色至深褐色;眼后角下方无橘红色圆斑;咽喉和体腹面橘红色或橘黄色,其上无黑色斑点,颈部无黑横纹,少数个体在腹侧有小黑点;肩部和腋部各有1个黑点,两侧的黑点不相连接;尾两侧有不规则的黑点;肛部和尾下缘橘红色,有的个体肛孔后缘为黑色。皮肤粗糙,细小的痣粒覆盖头,背面,侧面,四肢和尾部;腹部和及四肢底部较为光滑 |
生物学信息
生境: | 该螈生活于海拔700-815 m左右的山区荒芜的农田,沟壑附近,其环境杂草丛生,并有一些的静水塘,水塘水深较浅,水底有腐殖质,水塘内有水生植物和节肢动物。 |
---|---|
习性: | 白天可见该螈的活动,常分散于水塘底部爬行。该螈的生活环境还发现有两种常见的入侵物种牛蛙和红耳龟。 |














地理分布
福建福鼎、柘荣
分布图
收录编辑:吴云鹤
信息汇总:-
审核:吴云鹤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