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selotriton chenggongensis(Kou and Xing, 1983)

国家保护 CITES IUCN
- - CR

收录编辑:吴云鹤

信息汇总:-

审核:吴云鹤

  •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 ( 雌性 A 824037 ) ,配模标本 ( A 824008 ) 保存于云南大学生物系。
  • 外形与蓝尾蝾螈近似。本种皮肤较光滑,无背脊棱,上唇褶发达,雌螈尾部黑斑明显。
  • 全长 : 雄螈全长78-96mm,雌螈90-106mm
  • 头 : 头部略扁平,头长、宽几乎相等
  • 吻 : 吻端钝圆
  • 头侧脊棱 :
  • 鼻孔 : 极近吻端
  • 囟门 :
  • 枕部“V”形棱脊 : 或有或无
  • 唇褶 : 显著
  • 上、下颌 : 具细齿
  • 舌 : 小而厚近圆形,粘连于口腔底部,两侧略具游离缘
  • 口角 : 在眼后角下方稍后
  • 犁骨齿 : 犁骨齿呈“∧”形
  • 颈褶 :
  • 躯干 : 圆柱状
  • 肋沟 :
  • 背脊棱 : 不显著
  • 前肢 : 适中
  • 后肢 : 适中
  • 指、趾式 : 指式:3>2>4>1;趾式:3>4>2>5>1
  • 指、趾缘膜 :
  • 指、趾角质鞘 :
  • 掌、蹠突 : 内蹠突不明显,外蹠突呈锥状或无
  • 尾型状 : 尾基较粗,向后逐渐侧扁,后段略成弧形,末端尖
  • 尾鳍褶 : 较平直
  • 泄殖腔 : 雄螈肛部隆起,肛孔纵长,内壁有乳突;尾肌和尾末段蓝黑色。雌性尾部具显明黑斑
  • 童体型 :
  • 皮肤、体色 : 眼后角下方和嘴角后方有2个橘红斑,体尾淡黄绿色,有暗绿色云状斑或呈豹状斑;背脊为黄褐色,从枕部达尾末端,体侧有一纵行黄色斑点;体腹面有橘红色或橘黄色与黑色相间呈不规则花斑;尾腹鳍褶橘红色。皮肤较光滑略显痣粒,咽喉部有痣粒,颈褶、胸、腹部有细横沟纹
  • 卵 : 卵粒圆形,卵径1.7-2.0mm,动物极黄褐色,植物极黄白色;卵外胶囊为椭圆形,其纵径4.3mm,直径3.2mm
  • 生境: 该螈生活于海拔2000m左右的水塘内或稻田内及其附近。
  • 习性: 雌螈平均年产卵200多粒,卵单粒黏附在水草叶片上或沉入水底。10月下旬离开水域,蛰伏在田埂缝隙内或田边潮湿松软的坡地泥洞内,深度一般不超过10cm。
  • 繁殖季节: 3月末,4月初
  • 云南呈贡
  • 同物异名: Cynops chenggongensis
  • 该物种的有效性存在争议。寇治通, 邢一玲., 1983: 51–54以云南呈贡的蝾螈标本,对比形态特征后,命名为新种呈贡蝾螈。赵尔宓等, 1984田婉淑等, 1986未记载本种;杨大同, 1991一书中认为呈贡蝾螈和蓝尾蝾螈的形态差异很小,前者为蓝尾蝾螈的次订同物异名。考虑到呈贡蝾螈体侧各有一纵行黄色斑点,这个性状目前未见于其它蓝尾蝾螈的报道,同时呈贡蝾螈缺乏分子遗传学的研究。目前,国内外(Frost, 2015AmphibianWeb, 2015费梁等, 2012: 120)均接收该物种的有效性。
    由于呈贡的城市化建设,对该种群的影响极大,近十年对模式产地的多次考察均未再发现该物种(个人资讯)。
    另外,本信息系统中呈贡蝾螈的属名与Frost,2016的分类系统有差异,其分歧在于该物种应归于蝾螈属Cynops,还是滇螈属Hypselotriton
    蝾螈属是 Tschudi, 1838 根据日本的红腹蝾螈标本建立的,滇螈属是 Wolterstorffi, 1934根据中国昆明的滇螈标本建立的。不同学者对蝾螈属和滇螈属所包括的物种存在很大的争议,如下:
    费梁等, 2006费梁等, 2012结合前人对蝾螈物种的形态比较,仅将滇螈归于滇螈属,同时将其它中国大陆地区分布的蝾螈物种归于蝾螈属。
    Dubois and Raffaëlli, 2009 根据 Zhang et al., 2008 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认为蝾螈属包括日本的红腹蝾螈和剑尾蝾螈;滇螈属包括中国大陆地区分布的滇螈、蓝尾蝾螈、呈贡蝾螈、潮汕蝾螈、Hypselotriton granulosus 和东方蝾螈。
    Dubois and Raffaëlli, 2009 所认为的滇螈属的归类明显不呈现单系结构,其有效性有待商酌,例如 Nishikawa et al., 2009 的分子系统学以及形态特征比较研究揭示,Hypselotriton granulosus 实属于肥螈属 Pachytriton 的物种,不与Dubois and Raffaëlli, 2009 所谓的滇螈属物种聚在一起,但该文却没有讨论其它蝾螈属的归类问题。
    Frost,2016则将红腹蝾螈和剑尾蝾螈归为蝾螈属,将滇螈、蓝尾蝾螈、呈贡蝾螈、潮汕蝾螈、灰蓝蝾螈、福鼎蝾螈和东方蝾螈归于滇螈属(并未给出相应的解释)。
    AmphibianWeb, 2016不承认滇螈属的有效性(并未给出相应的解释)】。
    澄清蝾螈属与滇螈属物种的归类问题关键在于对这两个属的模式物种(红腹蝾螈和滇螈)进行研究。然而,由于近五十年来未见到滇螈的踪迹,加之以前的学者均使用福尔马林来固定标本,缺少该物种的DNA组织样本,对该物种的研究仅能依靠单一的形态比较,而形态特征又常受到趋同进化的影响。目前,滇螈与其它蝾螈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不清楚,滇螈属的有效性也未能解决,为保持分类系统的稳定性,本信息系统中暂且将呈贡蝾螈归于蝾螈属,与AmphibianWeb, 2016保持一致。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保存于福尔马林中的滇螈组织样本进行DNA的提取,并利用分子系统学的分析方法或许可以有助于解决以上的争议。
  • 2024-10-09 卢宸祺 卢宸祺修改了基本信息
  • 2024-10-09 卢宸祺 卢宸祺修改了基本信息
  • 2024-10-09 卢宸祺 卢宸祺修改了详细信息
  • 2024-10-09 卢宸祺 卢宸祺修改了基本信息
  • 2024-10-09 卢宸祺 卢宸祺修改了基本信息
  • 2021-10-08 张栋儒修改了卵
  • 2021-10-08 张栋儒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1-08-28 吴云鹤修改了生境
  • 2021-08-28 吴云鹤修改了卵
  • 2021-08-28 吴云鹤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1-08-28 吴云鹤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1-08-28 吴云鹤修改了全长
  • 2020-07-06 沈文菁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0-07-06 沈文菁修改了卵
  • 2020-07-06 沈文菁修改了泄殖腔
  • 2015-04-23 吴云鹤添加此条目

对比栏

隐藏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