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式产地: 缅甸克伦邦莱多(Leiktho, Kayin State, Myanmar)
- 模式标本: 新模(neotype )MSNG 29422
- 体长 : 雄蛙体长32–39mm,雌蛙体长33mm左右
- 头 : 头顶平,长、宽几乎相等或者略大于宽
- 吻 : 吻钝圆
- 吻棱 : 吻棱不显
- 鼻孔 : 鼻孔略接近吻端
- 颊部 : 颊面内凹,向外倾斜
- 鼻间距vs吻眼距vs上眼睑宽 : 鼻间距与眼径几乎相等,而大于眼间距
- 鼓膜、鼓环 : 鼓膜大而显,约为眼径的2/3
- 颞褶 : 颞褶清晰
- 舌 : 舌大,后端缺刻深;舌前1/3处中部有一较大的乳突
- 犁骨齿 : 有犁骨齿
- 声囊 : 雄性无声囊
- 前肢 : 前肢较细
- 前臂 : 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
- 指、趾 : 趾细长
- 指关节下瘤 : 关节下瘤发达
- 内、外掌突 : 内掌突发达,外掌突扁平,与附近皮肤界限不明
- 第二性征 : 未见指上婚垫
- 雄性线 : 无雄性线
- 后肢 : 后肢粗壮
- 后肢贴体前伸 : 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前鼻孔或吻端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左右跟部相遇
- 脚长vs胫长vs体长 : 胫长略超过体长之半
- 指、趾端 : 指端有小吸盘,无沟,趾端有吸盘,趾吸盘略大于指吸盘,无横沟或不明显
- 指、趾缘膜 : 趾侧缘膜窄
- 指、趾式 : 指式:3>1>4>2;趾式:4>3>5>2>1
- 指、趾蹼式 : 指间无蹼;第四趾之蹼为该趾长的1/5,外侧跖间基部无蹼
- 蹠趾腹面疣 : 蹠部无疣
- 内、外蹠突 : 内蹠突发达且隆起甚高,与内跗褶相连,二者长度约相等,外跗褶也较明显,无外蹠突
- 皮肤、体色 : 皮肤粗糙而薄,眼后经体侧至胯部有断续肤褶,体背中部有“八”字形短小肤褶,背后部有疣粒;四肢背面有成行疣粒;腹面皮肤光滑。整个背面棕黄色,两眼间有深色横纹,背部肤褶黑色;四肢背面有黑色横纹。咽喉部有棕黑色斑点,腹部呈肉黄色
- 卵 : 卵径3.4mm,呈象牙色
- 生境: 该蛙生活于海拔550–885m的热带地区,栖息在山溪缓流中或在急流水沟内。
- 习性: 4–5月曾见到该蛙在河漫滩地的小水塘内或其附近活动,水塘内腐殖质层较厚,水质混浊具腐臭气味。解剖观察雌蛙右侧卵巢内有大卵13粒,小卵26粒。
- 繁殖季节: 4月,5月
- 中国:云南:勐腊、景洪、沧源、河口、江城;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
- 同物异名: Rana limborgi, Platymantis liui(刘氏扁手蛙), Micrixalus liu, Limnonectes liui, Ingerana liui, Taylorana liui(刘氏泰诺蛙),Limnonectes liui
- 2023-06-21 张栋儒修改了参考文献
- 2023-06-21 张栋儒修改了参考文献
- 2023-04-25 张栋儒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3-04-25 张栋儒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2-06-11 张栋儒添加此条目
1280
主要分类系统
-
中国两栖类 (2025)
-
无尾目 Anura
-
叉舌蛙科 Dicroglossidae
-
大头蛙属 Limnonectes
-
刘氏泰诺蛙 Limnonectes limborgi
-
Amphibian Species of the World (2025)
-
无尾目 Anura
-
叉舌蛙科 Dicroglossidae
-
大头蛙属 Limnonectes
-
刘氏泰诺蛙 Limnonectes limborgi
-
AmphibiaWeb (2025)
-
无尾目 Anura
-
叉舌蛙科 Dicroglossidae
-
大头蛙属 Limnonectes
-
刘氏泰诺蛙 Limnonectes limborgi
-
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 (2012)
-
无尾目 Anura
-
浮蛙科 Occidozygidae
-
泰诺蛙属 Taylorana
-
刘氏泰诺蛙 Limnonectes limborgi
-
刘氏泰诺蛙 Limnonectes li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