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mesotriton malipoensisRao, Liu, Zhu, and Ma, 2022

国家保护 CITES IUCN

收录编辑:张栋儒

信息汇总:饶定齐

审核:饶定齐

  •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KIZ-RA150001(雄);副模标本: KIZ-RA120001(雄), KIZ-RA120002(雄), KIZ- RA120003(雄), KIZ-RA120004(雄)
  • 头部扁平,吻端突出于下唇,头部后端两侧各有1条鳃迹;尾末端较尖;背面皮肤满布痣粒,几无疣粒,体腹面光滑,无疣粒;体侧两边各有一纵侧棱直至尾中部,并具有明显的橘红色或棕黄色细小点斑;腹部和四肢腹面斑点多而密集
  • 全长 : 全长约110 mm,尾长几乎与头体长等长
  • 头 : 头部扁平,前窄后宽
  • 吻 : 吻端突出于下唇
  • 唇褶 : 唇褶明显
  • 似鳃状腺 : 头部后端两侧各有1条鳃迹
  • 颈褶 : 无颈褶
  • 躯干 : 躯干圆柱状
  • 肋沟 : 无肋沟,躯干和尾部有横沟纹
  • 背脊棱 : 背中央脊棱明显,体背侧各有一纵侧棱直至尾中部
  • 前肢 : 前、后肢几乎等长
  • 后肢 : 后肢更粗壮
  • 尾型状 : 尾基部圆柱状,向后逐渐侧扁,尾背、腹鳍褶薄而平直,尾末端较尖
  • 皮肤、体色 : 体背面皮肤粗糙,满布痣粒,疣粒几无,体腹面光滑、无疣粒;全身黑褐色,体背侧沿侧棱各有一串明显的橘红色或棕黄色细小点斑至尾中部两侧;体腹面有较为密集的不规则的橘红色或橘黄色斑点;前、后肢基部均有一块较大的橘黄色斑,不同个体的四肢腹面有数量不等的橘黄色斑;尾下部橘红色,形成一条线条直至尾端
  • 生境: 生活于海拔1200 m左右的山区峡谷溪流
  • 习性: 白天隐伏,夜间外出觅食
  • 繁殖季节: 繁殖期约为4~6月,卵单生
  •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云南文山麻栗坡
  • 2022-12-19 张栋儒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2-12-19 张栋儒修改了背脊棱
  • 2022-10-08 张栋儒添加此条目

对比栏

隐藏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