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mesotriton wulingensisWang, Tian, and Gu, 2013

国家保护 CITES IUCN
II 附录II LC

收录编辑:吴云鹤

信息汇总:-

审核:吴云鹤

  • 模式产地: 中国:重庆:重庆酉阳青华林场;E108.95,N29.3,800-1200m
  •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LPS20110719)保存于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 新种与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雷山地模标本) 指、趾两侧均有缘膜,雄螈尾部后端两侧有镶黑边的紫红色圆斑或长条形斑而极为相似。但新种体色较深,呈黑褐色;体背面疣粒较粗大;背脊隆起较低;雷山地模标本体色较浅,呈棕黄色;体背面疣粒较细小;背脊隆起较高。在头骨特征上,新种鼻突中间骨缝较深;前额骨与鼻骨相连的骨缝线呈波浪型;额鳞弧鳞骨直立前伸且背面观前粗后细;翼骨前枝较长达到上颌骨后缘。而雷山地模标本鼻突中间骨缝较浅;前额骨与鼻骨相连的骨缝线左右两侧呈明显“Λ”型;额鳞弧鳞骨水平前伸且背面观弧前后粗细一致,翼骨前枝较短不到上颌骨后缘。
  • 全长 : 雄螈全长124-139mm,雌螈全长113-137mm
  • 体型 : 中等
  • 头 : 头部略扁平,前窄后宽;头长明显大于头宽
  • 吻 : 吻长大于眼径;吻端平切,突出于下唇,吻棱明显
  • 头侧脊棱 : 有腺质棱脊
  • 鼻孔 : 鼻孔位于吻两侧前端
  • 唇褶 : 上唇褶甚明显,从眼下至吻端
  • 上、下颌 : 有细齿
  • 舌 : 舌椭圆形,除左右两侧游离外,均与口腔底部粘连
  • 口角 : 口裂达眼眶后缘
  • 犁骨齿 : 犁骨齿列呈“∧”形,齿列的前缘在两内鼻孔之间会合
  • 似鳃状腺 : 突出
  • 躯干 : 较扁平
  • 肋沟 : 躯干及尾之大部有不规则横行沟纹
  • 背脊棱 : 隆起较高
  • 前肢贴体向前 : 前肢贴体前伸时,指端达到眼眶的前缘
  • 后肢 : 后肢略长于前肢,略比前肢粗壮
  • 前后肢贴体相对 : 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彼此重叠
  • 指、趾缘膜 : 指、趾略扁,两侧均有缘膜,基部有微蹼,末端较平
  • 尾型状 : 尾基部圆柱状,向后逐渐侧扁,尾末端剑状,后端两侧有镶黑边的紫红色圆斑
  • 尾鳍褶 : 尾背腹鳍褶较薄而几乎平直
  • 第二性征 : 雄螈泄殖腔孔隆起部位大而矮,肛裂为1纵缝,长6-7mm,其内侧有指状乳突,雌螈泄殖腔孔隆起小而高,肛裂小,椭圆形,呈圆锥状,其内侧无指状乳突
  • 童体型 :
  • 皮肤、体色 : 皮肤较粗糙;体背嵴棱隆起;体背到尾部和四肢背面均散有大小不一的痣粒。生活时,体背面呈淡黑褐色,体背嵴两侧痣粒呈黑褐色;咽喉部和身体腹面黑色并缀以不规则的橘红色或橘黄色的点状斑或条形斑;腹中线有1橘黄色纵带;前后肢基部均有橘红色圆形斑点;睾丸豆形,每侧2叶
  • 生境: 新种酉阳种群和江口种群均生活在海拔800-1200 m 的低山阔叶林小型流溪水流平缓的回水塘或溪边净水域中。
  • 习性: 白天常隐伏在溪底,有时摆动尾部游泳至水面呼吸空气。该瘰螈游动时四肢贴体,以尾摆动而缓慢前进。通常在夜间活动觅食,觅食时多静伏于水底,当水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经过嘴边时,即迅速张口咬住而后慢慢吞下。
  • 重庆酉阳县青华林场,贵州省江口县梵净山
  • 2021-09-03 吴云鹤修改了第二性征
  • 2021-09-03 吴云鹤修改了全长
  • 2021-09-03 吴云鹤修改了模式产地
  • 2015-04-23 吴云鹤添加此条目

对比栏

隐藏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