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蛙属 Amolops

Amolops granulosus(Liu and Hu, 1961)

国家保护 CITES IUCN
- - LC

收录编辑:吴云鹤

信息汇总:-

审核:卢宸祺

  • 眼后至胯部有断续腺褶,略似背侧褶;除吻背面皮肤平滑外,雄蛙自上眼睑后半部至体后端及四肢背面满布小白刺,雌蛙的小刺很少。
  • 体长 : 雄蛙体长40mm,雌蛙体长52mm左右
  • 体型 : 体较细长
  • 头 : 头长略大于头宽
  • 吻 : 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唇
  • 吻棱 : 吻棱明显
  • 鼻孔 : 鼻孔位于吻眼中间,眼间距略小于鼻间距而大于上眼睑宽
  • 颊部 : 颊部略向外侧倾斜
  • 鼓膜、鼓环 : 鼓膜小而清晰
  • 舌 : 舌呈长椭圆形,后端缺刻深
  • 犁骨齿 : 犁骨齿列呈两短行,自内鼻孔内侧向后中线倾斜
  • 前肢 : 较长
  • 前臂 : 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
  • 指、趾 : 指短
  • 指关节下瘤 : 关节下瘤明显,指节间有厚肤棱
  • 第二性征 : 雄蛙前臂粗壮,第一指基部婚垫发达;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声囊孔大而圆
  • 雄性线 : 无雄性线
  • 后肢 : 后肢长
  • 后肢贴体前伸 : 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鼻孔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左、右跟部重叠
  • 脚长vs胫长vs体长 : 足短于胫
  • 指、趾端 : 第一指指端膨大而无吸盘,其余各指均有吸盘及边缘沟,第二指吸盘与鼓膜等大;趾端有吸盘及边缘沟,趾吸盘略小于指吸盘
  • 指、趾式 : 指式:3>4>2≈1;趾式:4>3>5>2>1
  • 指、趾蹼式 : 第四趾侧的蹼达第三关节下瘤,后以很窄的缘膜达趾端,其余各趾之蹼达趾端;外侧蹠间蹼达蹠长的1/2
  • 趾关节下瘤 : 关节下瘤小而显
  • 内、外蹠突 : 内蹠突椭圆形,无外蹠突
  • 皮肤、体色 : 皮肤较粗糙。雄蛙头部吻前方及鼓膜皮肤光滑,头侧、上眼睑后端、背部及四肢背面满布小白刺,眼后角至胯部有断续腺褶似背侧褶,褶上白剌排列成行,股两侧的白刺多成小群,断续排列成纵行;雌蛙背面皮肤光滑,仅头侧、肩部、前肢基部、体后端及股部背面有小白刺。体侧、咽部及腹面皮肤光滑,颞褶不显。生活时背面紫褐色,有少数绿色斑点;体侧绿色,杂以黑棕色花斑,自吻端有一黑带纹经鼻孔、眼下、鼓膜延伸至胯部,在黑带纹上方有1条棕黄色带纹,起自眼后延伸至体后端;雌蛙头部背面及背部绿色,有黑棕小斑点;四肢背面深色横纹清晰。腹面乳黄色。液浸标本背部深灰色,斑点不显,小白剌很醒目;体侧的黑带纹隐约可见,体侧及四肢色浅,横纹明显;腹面浅肉色
  • 卵 : 卵径2.5–3mm,乳黄色
  • 蝌蚪 : 第29–30期蝌蚪全长平均37mm,头体长12mm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208%;体扁平,尾肌较发达,尾鳍前段低平,尾末端钝圆;口后方有腹吸盘,早期蝌蚪眼后及腹后部各有一对黄色腺体团,晚期蝌蚪腹后部腺体团在中央呈横列;唇齿式为Ⅲ:4+4/1+1:Ⅱ;上唇缘口角处唇乳突大而整齐,下唇乳突一排,稀疏而整齐。新成蛙体长20mm左右
  • 生境: 该蛙生活于海拔700–2200m左右的山区。
  • 习性: 非繁殖季节分散栖息于森林草地内,繁殖期集群进入流溪内,9月份为繁殖高峰,有时数以千计的成蛙群集一溪段内配对产卵。蝌蚪以口吸盘附着于石块底面。
  • 繁殖季节: 9月
  • 四川万源、南江、茂县、汶川、都江堰、安县、大邑、峨眉山、峨边,湖北神农架
  • 同物异名: Staurois granulosus
  • 2021-07-25 卢宸祺 卢宸祺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1-07-25 卢宸祺 卢宸祺修改了指、趾蹼式
  • 2021-07-25 卢宸祺 卢宸祺修改了第二性征
  • 2015-04-23 吴云鹤添加此条目

对比栏

隐藏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