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式产地: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 体长 : 雄蛙体长20–23mm,雌蛙体长27–35mm
- 体型 : 体型小而肥壮
- 头 : 头小,长宽几乎相等
- 吻 : 吻短而略尖
- 吻棱 : 无吻棱
- 鼻孔 : 鼻孔突出位于吻背面
- 鼻间距vs吻眼距vs上眼睑宽 : 鼻间距小于眼间距小于上眼睑宽
- 瞳孔 : 瞳孔略呈方形
- 鼓膜、鼓环 : 鼓膜不显而轮廓清晰
- 颞褶 : 颞褶不显
- 上、下颌 : 下颌前方有一个齿状突
- 舌 : 舌窄长,后端尖薄
- 内鼻孔 : 无犁骨齿
- 声囊 : 具单咽下内声囊
- 前肢 : 前肢粗短
- 指关节下瘤 : 指基下瘤明显,呈球形突出
- 内、外掌突 : 外掌突较小
- 第二性征 : 雄蛙第一指有乳白色婚垫
- 雄性线 : 体背侧有雄性线
- 后肢 : 后肢较短
- 后肢贴体前伸 : 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与前肢基部之间,后肢较短,胯部浑圆而粗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左右跟部不相遇
- 脚长vs胫长vs体长 : 胫长约为体长的46%
- 指、趾端 : 指、趾末端细尖
- 指、趾缘膜 : 指侧有缘膜
- 指、趾式 : 指式:3>1>4≥2;趾式:4>3>5>2>1
- 指、趾蹼式 : 指基部有蹼;趾间满蹼,外侧蹠间蹼发达
- 趾关节下瘤 : 关节下瘤极小
- 蹠趾腹面疣 : 蹠外侧有肤棱
- 内、外蹠突 : 内外蹠突相距远,均明显隆起,内蹠突高大且有游离刃
- 皮肤、体色 : 整个背腹面皮肤粗糙,满布大小刺疣,枕部有横沟;跗褶与内跖突相连;胫跗关节后侧有一明显的跗瘤。体色有变异,体背面多为绿灰或绿棕色,有的背正中有较宽的浅棕色脊纹和黑斑点;四肢上有黑色花斑或点斑;沿大腿后方有棕色纵纹;腹面淡黄色或白色,咽喉部黄褐色
- 卵 : 卵径1mm,动物极黑褐色,植物极乳白色
- 生境: 该蛙生活于海拔10–650m的池塘及较大的水坑内或稻田中。
- 习性: 水塘内多有水生植物。成蛙常伏于水草上或漂浮于水面鸣叫,发出“嘎、嘎、嘎”颇似小鸭的鸣声,声音颇大,常连续鸣叫十余声。昼夜均可听见其鸣声,以夜间鸣声更多,受惊扰后停叫,并潜入水内较长时间不返回水面。雌蛙产卵700粒左右;蝌蚪生活于同一环境中,底栖,极难发现其踪迹。
- 繁殖季节: 4月,5月,6月,7月,8月



- 中国:云南(景洪、绿春、河口、勐腊)(有待研究确认); 中南半岛(有待研究确认);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 同物异名: Ooeidozyga lima, Bombinator lima, Rana lima, Houlema obscura, Oxyglossus lima, Oxydozyga braccata, Oxyglossis lima, Osteosternum amoyense
- 2023-09-14 张栋儒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3-09-14 张栋儒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3-09-14 张栋儒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3-09-14 张栋儒修改了详细信息
- 2023-09-14 张栋儒修改了省级分布
- 2023-09-14 张栋儒修改了详细信息
- 2023-04-25 张栋儒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2-07-20 张栋儒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0-07-08 沈文菁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0-07-08 沈文菁修改了卵
- 2020-07-08 沈文菁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0-06-27 陈宏满修改了卵
- 2020-06-27 陈宏满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0-06-27 陈宏满修改了后肢贴体前伸
- 2020-06-27 陈宏满修改了鼻间距vs吻眼距vs上眼睑宽
- 2015-04-23 吴云鹤添加此条目
458
主要分类系统
-
中国两栖类 (2025)
-
无尾目 Anura
-
叉舌蛙科 Dicroglossidae
-
浮蛙属 Occidozyga
-
尖舌浮蛙 Occidozyga lima
-
Amphibian Species of the World (2025)
-
无尾目 Anura
-
叉舌蛙科 Dicroglossidae
-
浮蛙属 Occidozyga
-
尖舌浮蛙 Occidozyga lima
-
AmphibiaWeb (2025)
-
无尾目 Anura
-
叉舌蛙科 Dicroglossidae
-
浮蛙属 Occidozyga
-
尖舌浮蛙 Occidozyga lima
-
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 (2012)
-
无尾目 Anura
-
浮蛙科 Occidozygidae
-
浮蛙属 Occidozyga
-
尖舌浮蛙 Occidozyga l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