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chytarsophrys platyparietusRao and Yang, 1997

国家保护 CITES IUCN
- - LC

收录编辑:沈文菁

信息汇总:李瑶

审核:王英永

  • (1)相对较大的体型,成年雌蟾头体长 118.5–131.0 mm,成年雄蟾头体长88.5–113.0 mm;(2)头大,稍平,头宽是头长1.2倍;(3)雄蟾和雌蟾胫跗关节前伸都到达口角处;(4)无外蹠突,内蹠突约等于第一趾长;(5)雄蟾蹼式I (1½)-(2+) II (1½)-(3) III (2⅓)-(3⅔) IV (3⅔)-(2-) V;(6)雄蟾趾侧缘膜比雌蟾发达,几乎达远端趾骨一半;(7)雌蟾上眼睑外缘角状疣粒极度伸长,尖且扁;(8)身体背面和侧面没有皮肤棱;(9)许多小的锥状角质疣粒散布于胸部、侧腹部至身体侧面、腹面与四肢后部。
  • 体长 : 雌蟾头体长 118.5–131.0 mm,雄蟾头体长88.5–113.0 mm
  • 体型 : 体型大,身体粗壮
  • 头 : 头大,稍平,头宽是头长1.2倍
  • 吻 : 吻短
  • 吻棱 : 吻棱圆
  • 鼻孔 : 鼻孔近吻端
  • 颊部 : 颊部倾斜,微凹
  • 瞳孔 : 瞳孔纵置
  • 鼓膜、鼓环 : 鼓膜隐蔽
  • 颞褶 : 显著
  • 上、下颌 : 上颌齿发达
  • 舌 : 舌梨形,后端略微缺刻
  • 犁骨齿 : 犁骨齿二列
  • 声囊 : 单咽下声囊
  • 前肢 : 粗短
  • 指关节下瘤 : 无关节下瘤
  • 内、外掌突 : 内掌突显著膨大,无外掌突
  • 第二性征 : 第一、第二指基部有婚垫,其上有许多小的黑色婚刺
  • 后肢 : 粗短
  • 后肢贴体前伸 : 贴体前伸达口角处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左右跟部相距较远
  • 指、趾端 : 指、趾端圆
  • 指、趾缘膜 : 指侧无缘膜,趾侧缘膜显著
  • 指、趾式 : 指序II < I < IV < III,趾序I < II < V < III < IV
  • 指、趾蹼式 : 指间无蹼;趾间蹼发达,蹼式I (1½)-(2+) II (1½)-(3) III (2⅓)-(3⅔) IV (3⅔)-(2-) V
  • 趾关节下瘤 : 无关节下瘤
  • 内、外蹠突 : 内蹠突约等于第一趾长,无外蹠突
  • 皮肤、体色 : 头背面皮肤光滑;几个大的锥状疣粒位于上眼睑外缘,中间的一个疣粒极度伸长,似锥状长角;身体背面和侧面略微粗糙,但无皮肤棱;头部、身体与四肢腹面光滑,一些痣状瘰粒排列在肛周与股后;许多小的锥状角质疣粒散布于胸部、侧腹部至身体侧面、腹面与四肢后部。头背面棕色,肩部有一对短的斜的不连续的深色条纹,镶有黄边;眼睛周围有星状深色斑,镶有黄边;颞褶下方有一条宽的深棕色条纹,镶有浅黄色边;喉部、胸部棕色有模糊的深色斑块,喉部两侧有两块大的长条形深色条纹,镶有黄边
  • 生境: 该蟾生活于常绿阔叶林山涧溪流里大的石块下。
  • 习性: 一些成年雄蟾被发现栖息于卵团附近,推测成年雄蟾有护卵行为。
  • 繁殖季节: 4、5月
  • 云南:大姚、新平、石屏,昆明、丽江、濞漾、丽江、大理、楚雄、双柏、文山、马关、河口、麻栗坡;广西西部:隆林;贵州东北部:铜仁?四川南部:盐边
  • 曾用名: Brachytarsophrys carinensis
  • 2023-08-11 张栋儒修改了参考文献
  • 2023-08-11 张栋儒修改了详细信息
  • 2023-04-24 张栋儒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2-04-11 侯绍兵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2-04-11 侯绍兵修改了后肢贴体前伸
  • 2022-04-11 侯绍兵修改了头
  • 2022-04-11 侯绍兵修改了体长
  • 2022-04-11 侯绍兵修改了鉴别特征
  • 2020-08-11 沈文菁修改了习性
  • 2020-08-11 沈文菁修改了生境
  • 2020-07-22 沈文菁添加此条目

对比栏

隐藏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