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保护 CITES IUCN
- - NE

收录编辑:张栋儒

信息汇总:余国华

  • 模式产地: 中国:贵州:黔西南自治州:清水河自然保护区;N25°18', E104°57', 1290m
  •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GXNU YU140145)保存于广西师范大学
  • 体型小,雄性体长28.2-32.2 mm,雌性 38.6mm; 吻钝,吻端无皮肤突出物;吻棱弧形;背面褐色,皮肤粗糙,散有小疣粒;下颌具有深色云雾状斑;腹面皮肤颗粒状,无深色大斑块;具犁骨齿;虹彩褐色;单咽下内声囊;四肢外侧具有皮肤缘膜;胫跗关节达眼部;婚垫不发达;体侧皮肤粗糙;趾间具蹼,蹼式为:I2-2II1.5-3III2-3IV3-2V
  • 体长 : 雄性体长28.2-32.2 mm,雌性 38.6mm
  • 体型 : 体型小
  • 头 : 头宽大于头长
  • 吻 : 吻钝,吻端无皮肤突出物
  • 吻棱 : 吻棱呈弧形
  • 鼻孔 : 椭圆,略突出,近吻端
  • 颊部 : 倾斜,略凹陷
  • 鼻间距vs吻眼距vs上眼睑宽 : 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略大于上眼睑宽
  • 眼 : 眼径大于鼓径,小于吻长
  • 瞳孔 : 横置
  • 鼓膜、鼓环 : 鼓膜明显,圆形,鼓径小于眼径的一半
  • 颞褶 : 明显,从眼后缘延伸至肩部
  • 舌 : 舌梨形,后端有缺刻
  • 犁骨齿 : 犁骨齿两斜列
  • 声囊 : 单咽下内声囊,两侧口角处各有一个声囊裂缝
  • 背侧褶 : 无背侧褶
  • 指、趾 : 指、趾较短
  • 指关节下瘤 : 关节下瘤明显,1,1,2,2
  • 内、外掌突 : 内掌突1个,外掌突分开成2个
  • 第二性征 : 雄性有婚垫和单个内声囊
  • 后肢 : 细长
  • 后肢贴体前伸 : 后肢贴体前伸时胫跗关节达眼部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重叠
  • 脚长vs胫长vs体长 : 胫长大于脚长
  • 指、趾端 : 指、趾端膨大呈吸盘状
  • 指、趾缘膜 : 4指均有缘膜,第5趾外侧具锯齿状缘膜
  • 指、趾式 : 指长顺序为:I<II<IV<III;趾长顺序:I<II<V<III<IV
  • 指、趾蹼式 : 指间具蹼迹;趾间蹼较发达,蹼式:I2 ‒2II1.5 ‒3III2 ‒3IV3 ‒2V
  • 趾关节下瘤 : 具趾关节下瘤,1,1,2,3,2
  • 内、外蹠突 : 有内蹠突,无外蹠突
  • 皮肤、体色 : 背面皮肤粗糙,头背、头侧、上眼睑、体背、体侧及四肢背面有小疣粒;肛孔下方具白色疣粒;胫跗关节处有白色圆锥形疣粒;咽、胸、腹部及股腹面呈颗粒状;生活时虹彩棕色;背面灰褐色,有一深褐色马鞍型斑;两眼间有一倒三角型深色斑;头侧及鼓区灰褐色;体侧灰褐色,夹有浅黄色斑;四肢背面灰褐色,有深褐色条形斑;股前后卵黄色,夹有小型深色斑块;胸腹部白色,带有浅褐色斑块;咽部有黑色云状斑
  • 目前已知仅分布于贵州黔西南自治州清水河自然保护区(N25°18', E104°57')
  • 2021-08-19 张栋儒添加此条目

对比栏

隐藏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