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髭蟾属 Leptobrachium
哀牢髭蟾 Leptobrachium ailaonicum
波普拟髭蟾 Leptobrachium bompu
峨眉髭蟾 Leptobrachium boringii
沙巴拟髭蟾 Leptobrachium chapaense
广西拟髭蟾 Leptobrachium guangxiense
海南拟髭蟾 Leptobrachium hainanense
华深拟髭蟾 Leptobrachium huashen
雷山髭蟾 Leptobrachium leishanense
崇安髭蟾 Leptobrachium liui
原髭蟾 Leptobrachium promustache
腾冲拟髭蟾 Leptobrachium tengchongense
- 模式产地: 越南:东京:沙巴
- 模式标本: 模式标本 ( MNHNP 38.89-92, 48.117-120 ) 保存于MNHNP ( 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Paris, France )
- 征体侧、股、胫及足部内侧有许多浅色大斑块,后肢黑横纹宽;鼓膜明显。
- 体长 : 雄蟾体长46-52mm
- 体型 : 体型平扁
- 头 : 头扁而宽
- 吻 : 上唇缘无角质刺;吻圆而宽扁
- 吻棱 : 显著
- 鼻孔 : 鼻孔位吻眼之间
- 鼻间距vs吻眼距vs上眼睑宽 : 眼间距宽于上眼睑
- 眼 : 虹膜颜色很深或为黑色
- 瞳孔 : 瞳孔纵置
- 鼓膜、鼓环 : 鼓膜显著或略显;上颌齿发达
- 颞褶 : 颞褶清晰呈钝角状
- 上、下颌 : 上颌有齿
- 舌 : 舌宽大,后端缺刻深
- 犁骨齿 : 无犁骨齿
- 声囊 : 有单咽下内声囊
- 前肢 : 较细
- 前臂 : 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
- 指、趾 : 指细长
- 指关节下瘤 : 显著
- 内、外掌突 : 内外掌突均高大,长圆形,相距近,内掌突略大
- 第二性征 : 雄性上唇缘没有锥状大黑刺
- 雄性线 : 有雄性线
- 后肢 : 甚短
- 后肢贴体前伸 : 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肩后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左右跟部不相遇
- 脚长vs胫长vs体长 : 胫长约为体长的1/3
- 指、趾端 : 指、趾端圆
- 指、趾式 : 指式:3>1>4>2;第三趾略长于第五趾
- 指、趾蹼式 : 趾间具微蹼,趾下有肤棱
- 趾关节下瘤 : 显著
- 内、外蹠突 : 内蹠突发达,无外蹠突
- 皮肤、体色 : 皮肤较光滑,背部有痣粒组成的网状肤棱;四肢背面肤棱不显;体腹部及四肢腹面满布白色扁平痣粒;腋腺色浅,股后腺不明显。背面多为褐色、黑褐色、红褐色或紫褐色,并有深色网状纹;颞部多为棕褐色或棕红色;体侧和股后部黑色,其上有浅黄色或浅棕色斑块;四肢上有宽黑纹;腹部紫褐色,其上满布白点或白色网纹;胸部两侧略显弧形斑,呈“)(”形;胯部有月牙形浅色斑或不显;四肢腹面有白色斑
- 国内分布于云南勐腊、孟连、绿春、蒙自、屏边、河口、马关、西畴、麻栗坡、金平;国外分布于越南
- 2023-04-24 张栋儒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1-10-19 张栋儒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1-10-06 吴云鹤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1-10-06 吴云鹤修改了体长
- 2020-08-10 沈文菁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0-06-27 陈宏满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0-06-27 陈宏满修改了指、趾式
- 2015-04-23 吴云鹤添加此条目
231
主要分类系统
-
中国两栖类 (2025)
-
无尾目 Anura
-
角蟾科 Megophryidae
-
拟髭蟾属 Leptobrachium
-
沙巴拟髭蟾 Leptobrachium chapaense
-
Amphibian Species of the World (2025)
-
无尾目 Anura
-
角蟾科 Megophryidae
-
拟髭蟾属 Leptobrachium
-
沙巴拟髭蟾 Leptobrachium chapaense
-
AmphibiaWeb (2025)
-
无尾目 Anura
-
角蟾科 Megophryidae
-
拟髭蟾属 Leptobrachium
-
沙巴拟髭蟾 Leptobrachium chapaense
-
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 (2012)
-
无尾目 Anura
-
角蟾科 Megophryidae
-
拟髭蟾属 Leptobrachium
-
沙巴拟髭蟾 Leptobrachium chapa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