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突蟾属 Leptobrachella

Leptobrachella wulingensisQian, Xia, Cao, Xiao, and Yang, 2020

国家保护 CITES IUCN
- - NE

收录编辑:沈文菁

信息汇总:钱天宇

审核:杨道德,吴云鹤

  •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CSUFT 201)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动物标本室
  • (1)雄性头体长 24.5–32.8mm,雌性体长29.9–38.5 mm;(2)体背棕色或红棕色,花纹不明显;(3)背部粗糙,有稀疏的大疣粒,有时有隆起的纵行皮肤褶;(4)体腹面白色,两侧和胸部有清晰或不清晰的棕色斑纹,腹部有大理石斑纹;一些标本的胸部和腹部前方有疣粒状的白色斑点;(5)鼓膜清晰,略凹陷;(6)体侧面有小或中等黑色斑点和较大的疣粒;(7)指间无蹼,指侧无缘膜;趾间微蹼,趾侧缘膜窄;(8)趾下方有皮肤褶,并在关节处中断;(9)雄性胫长为体长的44%–49%;(10)眼上半部亮橙色或金色,下半部银色;(11)腹侧腺清晰,形成不完整的线;腋上腺和股腺小;胸腺不明显;(12)舌后端有缺刻。
  • 体长 : 雄性体长24.5–32.8mm,雌性体长29.9–38.5mm
  • 体型 : 小或中等
  • 头 : 头长大于头宽或几乎相等于头宽
  • 吻 : 吻端突出,略凸出于下唇
  • 吻棱 : 缓圆形
  • 颊部 : 略凹
  • 眼 : 眼径与吻长几乎相等,约为鼓膜的二倍
  • 眶间区 :
  • 瞳孔 : 垂直
  • 鼓膜、鼓环 : 鼓膜明显,圆形,直径约为眼径的一半;大于鼓膜与眼间距
  • 颞褶 : 明显,从眼延伸至腋上腺
  • 舌 : 舌后端有缺刻
  • 犁骨齿 : 缺失
  • 声囊 : 裂状开口
  • 指关节下瘤 : 缺失
  • 内、外掌突 : 内掌突大,椭圆形;外掌突略小,与内掌突相连
  • 后肢贴体前伸 : 后肢贴体前伸时胫附关节达眼中部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相遇
  • 脚长vs胫长vs体长 : 足长略小于胫长,雄性胫长为体长的44%–49%
  • 指、趾端 : 指端圆且微膨大,趾端圆且略膨大
  • 指、趾缘膜 : 指侧无缘膜,趾侧具窄缘膜
  • 指、趾式 : 指长顺序为:I < II = IV < III;趾长顺序:I < II < V< III < IV
  • 指、趾蹼式 : 指间无蹼,趾间具微蹼
  • 趾关节下瘤 : 缺失
  • 蹠趾腹面疣 : 趾腹面有皮肤褶,在关节处中断
  • 内、外蹠突 : 内蹠突大,椭圆形,无外蹠突
  • 皮肤、体色 : 体背部棕色或红棕色;背部皮肤粗糙,有稀疏的大疣粒;吻背部有不明显的“Y”形斑纹,从鼻孔延伸出,连接至两眼间的倒三角形斑纹;后接背前中部的“W”形斑纹;体侧面有小或中等的黑色斑点,并间有两行大疣粒;腋上腺橙色,胸腺不明显;股腺小,白色;前肢上半部分橙色,下半部分有黑色横纹;后肢有黑色横纹,大腿背部皮肤粗糙,有隆起的皮肤褶;指和趾有横纹;体腹面白色,胸部和腹部前方有疣粒状的白色斑点;腹部两侧和胸部有不清晰的棕色斑纹;腹部有大理石状斑纹;下颌和喉部灰粉色,下唇边缘散布棕色小斑点;大腿内侧灰粉色,其上有白色小疣粒
  • 生境: 栖息在亚热带森林溪流附近地面、石块或灌丛上。
  • 繁殖季节: 九月初采集的雌性标本腹腔内有成熟的卵。
  • 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永定区天泉山森林公园,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市酉阳县青华林场
  • 2025-03-24 卢宸祺 卢宸祺修改了参考文献
  • 2025-03-24 卢宸祺 卢宸祺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3-11-05 张栋儒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3-11-05 张栋儒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0-08-06 沈文菁添加此条目

对比栏

隐藏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