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udohynobius shuichengensis Tian, Gu, Sun, and Li, 1998
国家保护 | CITES | IUCN |
---|---|---|
II | - | CR |
收录编辑: 陈宏满
信息汇总:-
审核:吴云鹤
- 模式产地: 中国:贵州:水城县;1910m–1970m
-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 ( LTHC 9460084 )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
- 全长 : 雄鲵全长178–210mm,雌鲵全长186–213mm
- 体型 : 较大
- 头 : 头部扁平,卵圆形,头长远大于头宽
- 吻 : 钝圆,吻棱不显
- 鼻孔 : 鼻孔近吻端
- 唇褶 : 无
- 舌 : 椭圆形
- 口角 : 口裂位于眼后下方
- 犁骨齿 : 犁骨齿列呈“w”形,左右枝不连接,每侧有齿8–14枚
- 颈褶 : 明显
- 躯干 : 躯干圆柱状,背腹略扁
- 肋沟 : 一般肋沟12条
- 前肢 : 较长
- 后肢 : 较长
- 前后肢贴体相对 : 掌、蹠部重叠1/2
- 指、趾式 : 指式:2>3>4>1;趾式:3>4>2>5>1
- 指、趾角质鞘 : 无
- 掌、蹠突 : 一般有内外掌突和蹠突,有的个体外掌突和外蹠突不显
- 尾型状 : 尾后段渐侧扁,尾末端多呈剑状
- 尾鳍褶 : 背鳍褶起于后肢基部后缘上方的背中线(雄)或泄殖孔后缘上方的背中线(雌);尾腹鳍褶起于泄殖孔后的10–20mm处,尾末端多呈剑状。
- 第二性征 : 雄鲵尾鳍褶发达;肛部隆起明显,肛孔“↑”形,前部有一个小乳突
- 皮肤、体色 : 皮肤光滑有光泽,头后至尾基部脊沟较显著;头体腹面光滑。整个背面紫褐色,无异色斑纹;体腹面色较浅
- 卵 : 卵圆形,卵径5.0–5.4mm,动、植物极均为浅黄色
- 幼体 : 刚孵出的幼体有平衡枝;有3对羽状外鳃
- 生境: 该鲵生活于海拔1910–1970m的石灰岩山区,山上长有常绿乔木和灌丛以及杂草,植被繁茂。
- 习性: 成鲵非繁殖期间营陆栖生活,夜间觅食昆虫、螺类等小动物。繁殖季节成鲵进入泉水洞内交配产卵,雌鲵产卵胶袋一对,黏附在洞内壁上。卵袋呈长圆柱形,卵袋长163–392(239.5)mm,中段直径17mm左右,弯曲成螺旋状。卵单行或交错排列在袋内,一尾雌鲵可产卵45–89粒。野外统计卵数1064粒,其受精率为96%。幼体越冬多隐藏在水凼内叶片和石块下,翌年5–7月完成变态,并上岸营陆栖生活。
- 繁殖季节: 5月,6月



- 贵州省水城县
- 2021-10-08 张栋儒修改了幼体
- 2021-10-08 张栋儒修改了卵
- 2021-10-08 张栋儒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1-10-08 张栋儒修改了第二性征
- 2015-04-23 陈宏满添加此条目
137
主要分类系统
-
中国两栖类 (2025)
-
有尾目 Caudata
-
小鲵科 Hynobiidae
-
拟小鲵属 Pseudohynobius
-
水城拟小鲵 Pseudohynobius shuichengensis
-
Amphibian Species of the World (2025)
-
有尾目 Caudata
-
小鲵科 Hynobiidae
-
拟小鲵属 Pseudohynobius
-
水城拟小鲵 Pseudohynobius shuichengensis
-
AmphibiaWeb (2025)
-
有尾目 Caudata
-
小鲵科 Hynobiidae
-
拟小鲵属 Pseudohynobius
-
水城拟小鲵 Pseudohynobius shuichengensis
-
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 (2012)
-
有尾目 Urodela
-
小鲵科 Hynobiidae
-
拟小鲵属 Pseudohynobius
-
水城拟小鲵 Pseudohynobius shuicheng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