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lototriton hainanensisFei, Ye, and Yang, 1984

国家保护 CITES IUCN
II 附录II EN

收录编辑:吴云鹤

信息汇总:-

审核:吴云鹤

  •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CIB 64III1379)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头骨宽度远大于头骨长,额鳞弧相对较窄;体形较大,全长140mm左右;体侧有14-16枚圆形瘰粒。
  • 全长 : 雄螈全长137-148 mm,雌螈全长125-140mm
  • 头 : 头部宽大而扁平,头骨宽约为头骨长的1.24倍
  • 吻 : 吻端平截
  • 头侧脊棱 : 头侧棱脊显著,其后部向内弯曲;耳后腺宽大向内弯
  • 鼻孔 : 鼻孔近吻端
  • 囟门 :
  • 枕部“V”形棱脊 : 明显,“V”形后端与背部脊棱相连
  • 方骨外侧钩状突 :
  • 唇褶 :
  • 上、下颌 : 上下颌具有细齿
  • 舌 : 舌卵圆,近白色,舌体前后端及舌底与口腔底部相粘连,不易分离,左右两侧游离
  • 犁骨齿 : 犁骨齿列呈“∧”形
  • 颈褶 : 明显
  • 躯干 : 圆柱状略扁
  • 肋沟 : 体两侧无肋沟,各有圈形瘰粒14-16枚,彼此分界明显排成纵行;胸、腹部有细横缢纹
  • 背脊棱 : 明显
  • 前肢 : 较细
  • 前肢贴体向前 : 前肢贴体前伸时,指末端达眼
  • 后肢 : 较细
  • 前后肢贴体相对 : 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相遇或略重叠
  • 指、趾式 : 指式:4=1<2<3;趾式:1<5<2<4<3
  • 掌、蹠突 : 扁平或不显
  • 尾型状 : 尾基部较宽,其后侧扁
  • 尾鳍褶 : 尾背鳍褶较高而平直,尾腹鳍褶低而厚,尾末端钝圆
  • 第二性征 : 雄螈肛孔纵长,内壁有小乳突;雌螈肛部呈丘状隆起,肛孔较短,略呈圆形
  • 童体型 :
  • 皮肤、体色 : 皮肤粗糙,满布密集疣粒;体尾浅褐色或黑褐色;仅指、趾、肛周缘及尾下缘为橘红色;体腹面灰褐色
  • 卵 : 卵呈圆形,直径3mm左右,动物极深棕色,植物极色较浅。胚胎长8-15 mm时,头侧平衡枝呈短棒状;全长16-20 mm时,平衡枝已消失
  • 生境: 该螈一般生活在海拔770-995m山区的热带雨林中植物的根部、枯枝叶中或洞穴中。当繁殖季节来临时,常出现在被阔叶林和竹林所遮蔽的水塘边,卵粒成堆或分散,紧贴于潮湿的泥土或叶片间。
  • 繁殖季节: 大约在5月左右
  • 海南(琼中、陵水、白沙)
  • 2023-11-29 张栋儒修改了保护等级
  • 2023-11-29 张栋儒修改了详细信息
  • 2021-10-16 张栋儒修改了卵
  • 2021-09-03 吴云鹤修改了鉴别特征
  • 2021-09-03 吴云鹤修改了卵
  • 2021-09-03 吴云鹤修改了卵
  • 2021-09-03 吴云鹤修改了肋沟
  • 2021-09-03 吴云鹤修改了全长
  • 2021-09-03 吴云鹤修改了模式标本
  • 2015-04-23 吴云鹤添加此条目

对比栏

隐藏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