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rana liebigii(Günther, 1860)

国家保护 CITES IUCN
- - LC

收录编辑: 陈宏满

信息汇总:-

审核:于中斌

  • 有背侧褶;指、趾末端膨大呈球形;雄蛙前肢上臂内侧有刺疣。
  • 体长 : 雄蛙体长67–103mm,雌蛙体长90–118mm
  • 体型 : 体型肥硕
  • 头 : 头宽大于头长
  • 吻 : 吻端圆
  • 吻棱 : 吻棱不显
  • 鼓膜、鼓环 : 鼓膜隐约可见
  • 颞褶 : 颞褶斜直而粗厚
  • 声囊 : 具一对咽下内声囊
  • 背侧褶 : 由眼后至胯部有一对连续或由长疣缀连成断续的背侧褶
  • 前肢 : 前肢短
  • 前臂 : 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
  • 第二性征 : 雄蛙前肢很粗壮,其内侧及第一至第三指有锥状黑刺,胸部有一对刺团
  • 雄性线 : 背部有雄性线
  • 后肢 : 后肢较长
  • 后肢贴体前伸 : 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或略超过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左右跟部重叠
  • 脚长vs胫长vs体长 : 胫长超过体长之半
  • 指、趾端 : 指、趾端球状
  • 指、趾蹼式 : 趾间全蹼,外侧跖间蹼超过跖长之半,第五趾外侧缘膜达趾基部
  • 内、外蹠突 : 无跗褶
  • 皮肤、体色 : 皮肤较粗糙,背部及体侧有分散的长疣或圆疣,眼后有一横肤沟。背面棕褐色、红褐色、红棕色或橄榄褐色;四肢背面横纹明显或不清晰;腹面灰白色或散以深色斑点
  • 卵 : 雌蛙输卵管内成熟卵直径3mm左右,呈乳黄色
  • 生境: 该蛙生活于1880–3900m高山区的 的大、中、小型溪流及泉水沟和附近浸水凼、人造排水沟等都有其活动。
  • 习性: 白天多隐伏于溪内大石下,夜晚出外活动,常蹲于石上或岸边,受惊后迅速入水。天在树林较阴暗处能见到其活动。卵产在溪内大石块下,卵单粒不均匀地附着在石底面。蝌蚪生活于流溪的深水坑内。
  • 繁殖季节: 8月,9月
  • 西藏分布于吉隆县吉隆镇,亚东县下司马镇、上亚东乡,以及聂拉木县樟木镇;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印度大吉岭、北方邦、喜马偕尔邦、贾穆纳和克什米尔
  • 同物异名: Megalophrys gigas, Rana liebigii, Rana gigas, Paa liebigii
  • 基于核基因片段TyrRodRAG1RAG2的联合分析,分布于西藏亚东的种群,与吉隆、聂拉木的两个种群相比,遗传分化较明显。核基因片段RAG1序列的遗传距离为16% (p-distance)。我们核对了这 3 个种群的标本,在形态上,尚未找到亚东种群与吉隆、聂拉木种群相区分的稳定的鉴别特征,因此,我们暂时将亚东种群鉴定为棘臂蛙,待今后获得更多标本后再进行深入研究.

    编辑:张栋儒
    2023.05.19

车静 等,2020
  • 2023-05-19 张栋儒修改了详细信息
  • 2023-05-19 张栋儒修改了参考文献
  • 2023-05-19 张栋儒修改了参考文献
  • 2023-05-19 张栋儒修改了参考文献
  • 2023-05-19 张栋儒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23-05-19 张栋儒修改了习性
  • 2023-05-19 张栋儒修改了生境
  • 2023-05-19 张栋儒修改了模式标本
  • 2020-07-08 沈文菁修改了地理分布
  • 2015-04-23 陈宏满添加此条目

对比栏

隐藏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